【讀書心得】超圖解高績效主管養成術
作者:戴國良
出版社:五南
出版日期:2025/01/28
語言:繁體中文
【博客來】
平裝版->傳送門
在現今企業競爭激烈、變化萬千的職場環境中,如何培養出兼具效率與實力的管理者,是每一間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。《超圖解高績效主管養成術》這本書,正是一部針對此一問題提出具體解方的工具書,透過圖文並茂的編排方式與紮實內容,讓管理者無論處在組織的哪個層級,都能從中獲得實用的知識與行動指南。
本書以「圖像+關鍵字+案例分析」的方式進行編撰,讓管理者不僅能夠快速掌握要領,更可有效內化於實際工作之中。全書內容共分為三大架構:首先是引導讀者理解企業成功背後的整體運作機制;接著進入重點的兩大篇章──個人素質與外部視野;最後再以總結歸納方式,協助讀者串連前述觀念、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。
一、高績效管理者的定位與價值
本書一開始就定義了所謂「高績效主管」應具備的三大核心指標:獲得上級信任、贏得團隊認同、並能創造實質績效。這樣的主管不只是企業的執行者,更是組織績效的驅動引擎。他們需具備的,不只是專業知識與技術,更要有全面的商業視野與領導魅力。
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書中引用的真實案例,例如晶圓製造龍頭的資深人資主管,對於不同層級的管理人才所應具備的特質有明確的區分與要求。這讓人理解到,管理並非一種通用技術,而是一門需要隨著職位高低、任務性質而精準調整的策略性藝術。
二、從自身修煉出發:打造強韌的內部能力
書中首篇針對管理者本身的素養與職能進行了系統性的剖析,整理出多達69堂課的實用技巧。其中包括:
- 十四項基礎企業經營知識:從策略、行銷、人資、預算編列到損益控管,無一不是基礎中的基礎。作者強調,管理者若無這些知識如同無地圖的航行者,無法帶領團隊走向正確方向。
- 制度化思維的重要性:管理不能憑感覺或人情操作,唯有制度化才能確保一致性與公正性。這對我而言是極具啟發性的提醒,尤其在跨部門協作時,若無規則可依,極易導致內耗與效率低下。
- 團隊導向與責任感:不做「個人英雄」,而是扮演團隊推手,是現代主管必須的心態轉變。透過建立合作機制與適時激勵機制,主管不只是指揮者,更是支持與激勵團隊的領航員。
這部分的內容對我最大的幫助,在於重新審視了自己作為中階管理者時的角色定位。許多看似「人情世故」的處理方式,其實反而阻礙了團隊制度與文化的養成。
三、結合外部趨勢:發展前瞻性與市場敏銳度
第二篇著重於外部因素的培養,凸顯一位卓越主管不可忽略的市場洞察力與產業趨勢理解能力。作者指出,一位優秀的管理者,不應只是眼光停留在內部流程與KPI數字上,更應懂得「站在未來看現在」,提前佈局、主動調整策略。
例如書中提及的幾個觀念:
- 超前部署與風險意識:現今經濟波動劇烈,企業唯有先建立風險管理計畫,才不會在黑天鵝事件發生時措手不及。這讓我想起疫情期間許多企業的反應速度成為成敗關鍵。
- 市場差異化與顧客價值創造:作者強調「什麼都做,什麼都不特別」的企業無法脫穎而出,唯有聚焦自身優勢與創造顧客黏著度,才是經營之道。這對於品牌經營或產品開發部門的主管尤其重要。
- 數位轉型與科技運用能力:現代領導者若缺乏科技工具運用能力,就等同於退化。作者提醒主管要積極培養數位思維,熟悉如雲端協作、AI分析、業務數據應用等工具,才能提升團隊整體效率。
這一章節的啟發在於「不只是管人,更要看世界」,企業主管除了內部管理功力,也要培養如同企業家的戰略眼光。
四、整合觀點:高績效的實踐關鍵
在總結篇章中,書中整理出個人與企業兩大層面的修煉重點,讓管理者能夠清楚知道:
- 個人層面應強化哪幾種職能、領導風格與心態;
- 企業層面則須建立怎樣的文化、制度與價值導向,才能真正支撐管理者成長。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書末對「經營循環6步驟」的介紹:O-S-P-D-C-A(即目標設定、策略擬定、計畫安排、執行監控、檢討調整、再行目標設定),這不只是管理者的行動流程,更是一種持續改善的經營哲學。
書中也點出高績效主管養成的最終目標——成為可以推動部屬成長、幫助團隊進步、同時帶動組織績效的人才。管理,不只是職位的象徵,而是影響力的展現。主管不該是命令者,而是提燈引路的引導者,是夥伴的堅強後盾。
五、個人感悟:打造屬於自己的管理藍圖
閱讀《超圖解高績效主管養成術》之後,我深刻體會到,「主管」不應只是履歷上的一行職稱,而應是一份肩負重任的職業角色。每一堂課、每一項能力的養成都不是偶然,而是長期培養與主動學習的結果。
本書不僅適合現任管理者作為精進之用,也非常適合正準備踏上主管之路的職場人士,作為建立職能與視野的啟蒙之書。而對企業來說,更可將其作為內部培訓的教材,推動整體管理品質的提升。
身為讀者,我也重新思考了自己未來的職涯方向。如何讓自己從「完成任務的好員工」進化為「協助他人成功的好領導者」,是我從本書得到的最大收穫。
結語:圖解一本,智慧一生
《超圖解高績效主管養成術》是一部系統性與實務性兼備的管理寶典。它不僅提供知識,更引導行動;不只是工具書,更是成長的地圖。在這個需要敏捷決策與全面視野的時代,唯有不斷學習、不斷反思,管理者才能走得穩、走得遠。
透過書中內容,我體認到「績效」不是壓力的代名詞,而是領導者影響力的體現。而「高績效主管」的養成,也不只是企業的期待,更是個人成長的責任與目標。若你正走在成為卓越領導者的路上,那麼這本書,會是你重要的啟蒙與陪伴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