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讀書心得】打造將才基因
作者:杜書伍
出版社:天下雜誌
出版日期:2022/08/04
語言:繁體中文
【博客來】
電子書->傳送門
平裝版->傳送門
在職場中,成功從來不是偶然,也從來不只憑運氣。《打造將才基因》這本書,對我而言,不只是一本指導職場新人的書,更像是一位睿智的前輩,用親身歷練告訴我:在變化迅速、競爭激烈的工作場域中,如何一步步由平凡走向卓越。
這本書的作者,是一位從基層工程師一路晉升至大型國際企業掌門人的產業先驅。他不是靠投機取巧,而是依靠系統性的自我精進與對職場的深刻理解,成為許多企業家口中的「人才培育大師」。透過他長年撰寫於企業內部刊物的文章所彙整而成的這本書,揭示了個人成長、職場適應、組織思維與領導格局的實戰智慧,內容分為四大主軸:態度、能力、制度、格局,構成一個完整的職涯進化地圖。
一、正確的態度,是邁向成長的起點
書中第一部分,聚焦於剛踏入職場的心態建立。作者強調,進入職場之初,最重要的是認清自我定位、培養正確觀念。很多人剛出社會,容易陷入一種「理所當然」的思維誤區,認為只要自己努力了、學歷夠高、能力不錯,自然會被看見、被提拔。但事實上,職場並非學校,不會有人主動給你評分、安排進度,而是需要你自己主動出擊、判讀環境、爭取資源。
這讓我想起剛進公司時,總對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肯定感到焦躁,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被忽略。讀完這一章後,我意識到這是很多新鮮人常見的盲點。作者以「公車理論」比喻職場節奏:不是每個人一開始就能搭上直達車,多數人都得搭慢車、轉幾次車,才能到達目的地。但只要方向正確、方法合宜,即使過程繞路,也能抵達終點。
他也提醒,年輕人最重要的資產不是學歷,而是「可塑性」與「時間」。這句話給我極大鼓舞,也讓我反思過去是否把太多注意力放在比較薪水、職稱,而忽略了真正需要深耕的能力與習慣。
二、能力不是天賦,而是透過鍛鍊累積
接下來的第二部,深入探討什麼是真正的「能力」。書中破除了許多職場迷思。例如,很多人誤以為會操作某些工具或熟悉某類知識就是能力。但作者指出,那只是技巧層面,更重要的是背後的「理解力」、「應變力」、「整合力」──這些才是真正能決定長期價值的關鍵。
他把能力分成五個層次,從模仿、熟練,到能獨立解決問題、帶人做事、再到能建構系統與制度。我從中學到,單靠短期爆發的「聰明」無法應對長期變化,唯有培養出能持續輸出的系統性能力,才是真正能站穩腳步的實力。
一個我特別有共鳴的觀點,是他提到「資訊爆炸」讓人反而淺碟化。現代人常被碎片化知識淹沒,看很多、記得少、應用更少。作者主張要建立「連結式學習」與「整合式閱讀」的習慣,不只是看熱鬧,而是要能看出門道。我也開始重新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,把閱讀的內容做筆記、建立思維架構,努力把知識轉為行動。
三、制度不是限制,而是讓人成長的工具
第三部的內容是我認為最具啟發性的部分。作者以企業管理者的眼光,重新詮釋我們對「制度」的刻板印象。多數職場新人都會覺得公司制度很繁瑣,甚至覺得它是束縛創意的枷鎖,但書中提出完全不同的觀點:制度的本質,是讓組織標準化、專業化的關鍵,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「不靠猜測」地高效率完成工作。
這讓我徹底改觀。以前我對某些流程總是抱怨連連,覺得浪費時間。但現在我開始思考,那些「多此一舉」的規定,是否其實背後有其邏輯?書中提到「不是制度僵硬,而是人對制度的理解太淺」。真正有經驗的人懂得「形隨無形」,也就是不僅遵守形式,更能理解形式背後的意義。
這讓我想到有一次專案執行時,我私下跳過一個部門審核程序,覺得只是走個形式。結果後續出問題時,才發現那個被我忽略的流程,其實就是為了預防這種風險。這段經歷和書中的觀念不謀而合,也讓我學會尊重制度的設計智慧。
四、領導潛能的培育,從「自我管理」開始
第四部,則是關於如何從一位稱職的執行者,進化為能帶領團隊的「將才」。書中強調,管理不是職稱的附屬品,而是一種必備的核心能力。每個人,無論職位高低,都應該具備一定的自我管理與影響他人的能力。
他提到,「會計觀念」並不只是財會部門的專利,而是一種衡量成本、判斷效益、資源配置的思維習慣。這讓我開始練習用「回報率」的方式衡量自己的投入,例如:我寫的報告花了三天,是不是只創造了三分鐘的閱讀價值?這樣的反思讓我逐漸精進工作效率,也提升與主管的溝通品質。
書中談到人格與格局的修煉,特別提到「善用旁人提醒」、「提升溝通能力」、「管理壓力」等,是每個想要成為領導者的人,必須長期磨練的素養。這些看似抽象,其實都是非常務實的技能。
我尤其欣賞他提出的「成熟度四指標」:面對責任的態度、情緒的穩定度、思考的深度與與人相處的敏感度。這讓我反思自己在團隊中是否真的具備成熟心態,是否只是表面應對,而未能真正扛起責任與成為他人的依靠。
結語:成為那個值得被託付的人
整本《打造將才基因》,不像市面上那些浮誇的成功學勵志書,它沒有教你怎麼「一夕翻身」,反而不斷提醒我們:通往職場高峰的道路,沒有捷徑,只有踏實地走過每一步。
它教會我,職場不是演舞台劇,而是打持久戰。你需要知道戰場規則、提升戰鬥力,並且練好內功,等待時機來臨時一擊即中。從態度到能力,從理解制度到培養格局,這本書為我建立了一整套職涯進化的地圖,讓我少走冤枉路、多看清方向,也更懂得職場不是找一份工作,而是一場「自我進化」的修行。
在快速變動的時代,唯有持續更新觀念、精進自己、廣結善緣、樂於合作,我們才能成為那個在關鍵時刻值得被託付的人──這,就是我從《打造將才基因》中得到的最大啟發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