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讀書心得】WFH在家工作的成功祕訣

作者:羅伯特.格雷瑟, 米克.史隆

原文作者:Robert Glazer, Mick Sloan

譯者:孟令函

出版社:遠流

出版日期:2022/01/26

語言:繁體中文


【博客來】

電子書->傳送門

平裝版->傳送門





一、背景與開場

《WFH在家工作的成功祕訣》是一本專注於「遠距辦公」模式的實用指南。疫情期間,數以百萬計的上班族被迫改變日常,從實體辦公室轉移至在家工作。即使最初對WFH心存疑慮,但許多企業與員工在實踐後驚覺,遠端作業不僅可行,甚至能帶來更彈性、更高效的工作體驗。

本書由資深遠距組織領導人羅伯特・格雷瑟(Robert Glazer)與合作夥伴撰寫,分享他多年建立完全遠距團隊的寶貴經驗。作者深耕此領域十餘年,旗下企業「加速夥伴」(Acceleration Partners)已有超過170位分散全球的在家員工,並屢獲Glassdoor、Inc.、Fortune等多家機構的職場殊榮。本書透過理論與實務結合,全面揭示建構虛擬職場的策略與工具。

二、遠距模式的崛起與價值

1. 傳統辦公室的隱憂

過去幾十年,通勤時間逐年攀升。以美國為例,員工平均每年花逾200小時只在通勤上。同時,開放式辦公室常因干擾而降低效率,據《衛報》調查指出,這類環境每天讓員工浪費多達86分鐘,且病假率高出70%。這些顯著的缺陷促使遠距模式逐漸被視為可能的改革方案。

2. 疫情催化的轉變

2020年,Covid-19疫情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遠距實驗場。企業被迫實施在家辦公,結果是大多數運作正常,員工反而樂於此一制度。疫情之後,有些科技巨頭如Twitter等,允許員工永久遠距工作,認為這是吸引頂尖人才的關鍵策略。

3. 建構競爭優勢的新模式

《WFH在家工作的成功祕訣》主張,具備良好遠距模式的組織,更能勝出未來市場競爭。原因包括:

  • 人才招募更廣泛:不限地理位置,企業能從全球招攬專才,提升人力品質。
  • 營運成本降低:少了實體辦公費用,可將資源轉投入核心營運與員工福祉。
  • 促進多元、公平環境:不受高房價制約,提供經濟較弱群體機會,促成更包容的工作文化。
  • 強化員工主動性:工作彈性提升,員工更易在時間與地點上取得自主,因而提升歸屬與留任率。

三、員工視角:如何自我調整並保持效能

本書第一部聚焦於遠距工作者應具備的心態與習慣,包括:

1. 基礎設施的搭建

在家辦公需要的不僅是一台筆電,更包含穩定網路、良好照明、合適的桌椅等。這些軟硬體條件是高效工作的基礎。

2. 自律與彈性的平衡

缺乏集中環境意味時間管理至關重要。書中指出,優秀的遠距者懂得設計儀式感,如定時開啟工作模式、規劃中斷時間,讓自律結合彈性,提升專注力。

3. 疲憊與精力管理

遠距工作容易使人陷入長時間低效狀態。作者建議利用番茄鐘、規律運動與心情調節,維持思考活力與溝通動力。

4. 建立信任與可視化輸出

缺席辦公室意味「做得多不等於被看到」,因此需學會呈現工作成果、定期向團隊回報、掌握可衡量指標,建立透明與互信的文化。

5. 虛擬互動與關係維繫

遠端仍需人際連結。作者提出透過隨機咖啡聊、定期團隊聚會、共度線上非工作時間等方式提升團隊凝聚力。

四、企業視角:打造頂尖遠距組織

本書第二部聚焦在組織層面的策略設計,包括:

1. 定位企業文化為首要基石

文化不是實體空間,而是共識與價值觀。為維繫遠距團隊一致性,企業需清楚訂立核心理念、行動守則與公開溝通機制。

2. 招募策略的更新

遠距人才的甄選方式不同於傳統,書中強調:應聚焦應變力、自我管理能力與文化契合度。錄用流程可以包括線上模擬、一對一視訊考談等形式。

3. 工具與系統設計

成功的遠距團隊需靈活運用協作平台(如Slack、Asana、Zoom等),同時制定使用規範、回應時間與溝通格式,避免訊息混亂或工作重疊。

4. 培養團隊凝聚力

實務上,企業可安排月度全體會議、虛擬團建活動或實體歡聚,讓員工感受同儕支持。此外,應建立明確獎勵與晉升制度,確保績效透明且公平。

五、未來工作趨勢展望

最後一部結語探討未來的勞動景觀:

1. 混合辦公將成常態

不一定完全取消實體辦公,而是轉向在家與公司間切換的混合型態。企業必須支援這種彈性,並制定雙模式運作的管理方針。

2. 技術與人性的融合

遠距成功關鍵在於科技與人性相融:自動化工具提升效率,也要兼顧團隊情感與個人健康。領導者需要掌握科技也要具備心理關懷能力。

3. 知識與技能轉型

未來工作者需具備遠距所需的共創能力、自主學習能力與跨文化溝通技能。企業則須提供相關培訓與支持。

4. 彈性不等於混亂

彈性並非無限自由,而是在制度與文化底下自主選擇工作的方式,這關乎信任,也關乎成果。當企業與員工建立互信時,彈性才能轉化為生產力。

六、心得總結與實踐建議

讀完本書,我深刻體會遠距辦公不只是應急之道,而是未來職場的重要方向。以下幾點是我最深的心得與建議方向:

1. 自我裝備不可忽視

即使公司未全制式提供,也要自行打造乾淨、功能性的工作環境:高速網路、人體工學家俱、自然光源等,是保持效率與舒適度的關鍵。

2. 訂定儀式感,建立節奏與歸屬

個人可以設計每天開啟工作模式與結束儀式,例如喝杯茶、整理桌面、閉上電腦,讓身心區隔工作與生活;每週參與團隊會議、討論時規劃「歡迎、分享、挑戰」三階段,有助於維繫共鳴。

3. 定量輸出勝於狂歡打卡

虛擬環境中,表現需以成果與數據呈現。建議設計週報或可視化儀表板,主動向團隊或主管匯報進度,不再依賴看得見的存在感。

4. 力行建立信任文化

企業應提供清楚的工作規範與溝通明則,員工則需尊重承諾、準時回應、透明協作。過程中的小成就可以透過數位平台公開分享,讓遠距並非隱形,而是被感知與肯定。

5. 關係經營不能停擺

遠距不應成為情感孤島。建議在團隊中常設「情感連結儀」:線上下午茶、小組早午餐、情感問卷、人格測驗分享等,都能讓人感受到彼此而非冷冰冰的螢幕。

6. 混合模式的持續實驗

即使疫情過後,部分企業仍採混合模式。建議保持開放態度:員工可選擇居家或到辦公室,主管可制定共頻日,設定「必要見面節點」,保持彈性但不放棄互動。

七、結語:擁抱工作的新常態

《WFH在家工作的成功祕訣》是一本兼具策略深度與實務操作的遠距指南,涵蓋從硬體設施、個人作息、團隊文化到組織招募、制度設計等方方面面。它不只是疫情期間的手冊,而是未來工作趨勢的預言者。

若你正面臨WFH的挑戰,這本書提供了從心態調整、環境營造、工具使用,到團隊建構、績效監控等完整配套。它指出:遠距不是逃避,而是要在虛擬環境中仍能看見彼此、被看見,並憑藉成果與信任創造價值。

這本書讓我看到,擁抱WFH不單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,更是一場思維與管理哲學的轉型。遠距不是短暫潮流,而是持續演進的工作模式。透過正確的策略與心態,每個人與組織都能在家工作中發展出新的競爭力與未來韌性。


留言

【重點推薦】人生大挑戰

當你對人生有過疑問、對命運感到困惑,或曾在夜深人靜時思考「我到底為什麼會出生?」——那你絕不能錯過這三本書。它們不只是解答人生疑問,更像是一把鑰匙,打開你從未想像過的真相之門。從靈魂的來源、死亡的意義,到神祕的宇宙與外星生命,每一頁都可能顛覆你以往的信念,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啟發。點擊連結,親自驗證這場靈性與智慧的深度對話。

(文字)網站:https://toh.org.tw/

(說書)Youtube人間小路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sober-minded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讀書心得】管理與士氣

【讀書心得】企業初心

【讀書心得】OKR最重要的一堂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