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讀書心得】對地球最好的企業Patagonia

 作者:伊方.修納

原文作者:Yvon Chouinard

譯者:但漢敏

出版社:野人

出版日期:2021/07/07

語言:繁體中文


【博客來】

電子書->傳送門

平裝版->傳送門





這本書帶來了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經營的最激昂典範:Patagonia。從一間源于地主理攀岩裝備的戶外用品小店,蛻變為全球服飾產業推動環保革新的先驅,Patagonia以行動證明:真正成功的企業,必須在顧及環境永續與員工福祉之上,才能獲得長久的營運動力。

作為哈佛商學院的重要個案研究資料,以及美國許多高中、大學的商管教材,這本書詳述品牌創辦者Yvon Chouinard(中譯伊方‧修納)如何運用商業力量,推動生態友善、改變供應鏈,甚至影響知名品牌採用有機棉。全書核心提出:「企業不是環保的敵人,而是保護地球的最佳途徑」。

體制改革:七項經營策略

書中提出Patagonia推動變革的七項核心制度,如同經營一場環境革命:

1. 衝浪時間自由:生活即工作靈感

Patagonia員工可隨時離開崗位去衝浪,不需預約假期申請,化主管的豁達與授權為員工創意與熱情的溫床。這一制度強調結果而非形式,讓工作不再是枯燥的任務,而是一種自我管理與生活的延伸。

2. 全有機製造:勇於承擔生態成本

服飾業中,傳統棉花種植嚴重依賴農藥與水資源。Patagonia選擇不計成本改用100%有機棉,為的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化學汙染,並提升產品對環境與使用者的友善度,這不是市場炒作,而是一項企業風骨。

3. 有薪抗爭實習:支持社會行動

公司提供兩個月全薪的環境實習假,讓員工投入非暴力抗爭運動,為環境正義奮鬥。若因此被拘捕,也不會被員工獎懲,而由公司代為保釋,這打破職場「不涉政治」的刻板,將社會責任內化為員工權利。

4. 全方位福利體制:員工幸福制度化

Patagonia針對家長制定長假制度,提供至少三個月全薪休假與陪產假,並設置公司托兒中心,費用極具競爭性。彈性上班、友善托育、親子假等措施,讓職場成為員工嚮往的歸屬,而非壓迫的牢籠。

5. 自籌「地球捐贈基金」

自2001年起,公司自發提撥營收1%成立「地球基金」,並與多家草根環保團體合作。每一元的業務收入都回饋給地球,也帶動其他企業效法;Patagonia更成立聯盟,號召同業共同捐獻,創造良性循環。

6. 永久維修承諾:產品可伴長久生命

Patagonia承諾物品終身維修、回收再利用,連放了二十年的舊絨毛外套依然可以價值再生。這種對產品生命的尊重,也傳遞出「買少而買好」的消費哲學,鼓勵消費者珍視而非丟棄。

7. 真實廣告策略:消費者即代言人

Patagonia不採用專業模特兒,而是徵集使用者真實照片,展現日常生活中自然融合服飾的樣貌。這種真誠、簡約的品牌溝通方式,突破商業廣告套路,也與理念購買者形成深度連結。

自傳、企業故事與理念佈局

書中不僅揭露Patagonia的實踐制度,更以Chouinard的人生歷程,道出創業初心與企業使命的淵源。他從攀岩裝備起家,自作攀岩釘但後來改為不傷岩壁的岩楔,展現他「不僅是商人,更是自然守護者」的態度。

從小批量攀岩用品販售,到賣出橄欖球衫讓生意起飛;再到暫時想停下來退休,但最終選擇繼續引領Patagonia走向「使用商業力拯救地球」的那條艱難道路。還因應時局開發環保食品分支—Patagonia Provisions,目標解決現今農業與氣候變遷間複雜的交互影響。

管理第1章:設計原則與產品哲學

Patagonia在產品設計上強調實用、耐久、多功能與環境無害性。黏附極簡設計原則,拒做次級時尚,只生產「可以穿一輩子」的單品,務求品質、修補與再生等循環價值。這背後隱含的是對“Buy Less, Buy Better”理念的堅定信念。

設計師與工程師緊密合作,與公平貿易供應商建立長期關係,優先考量品質品質勝過價格與速度,為的是創造對環境友善且真正耐用的產品。

管理第2章:製造流程的永續革新

Patagonia將供應商納入永續體系,要求環保染料使用、有毒物質減量、羊毛製程改善、有機棉比例逐年提高。品牌不怕因成本上升而失去市場,反而相信這才是真正符合長遠經濟與社會責任的生產方式。

管理第3章:銷售通路的多元策略

包括郵購、網路門市與實體店面的通路,Patagonia不以快速銷售為目的,而是把販售當成傳播生活哲學的平台。每一項銷售,都帶著品牌價值,讓顧客進一步理解「環保、耐用、分享」背後的意義。

管理與市場傳播哲學

Patagonia掌握兩大行銷核心策略:一,不是以銷售為導向,而是先建立世界觀;二,廣告要回歸誠信,用真實照片與環保故事取代浮誇的宣傳。這樣的溝通模式不僅堅定品牌立場,也贏得顧客信任。

財務與人力資源制度

在財務管理上,Patagonia選擇私人化股權、不上市、不尋求外部資金,維持企業自主性與核心價值。它拒絕為了股價走higher而犧牲環保原則。

在人資制度方面,公司引進友善家庭與彈性工作的政策,並藉由育兒中心、保險計畫與長假制度,建立起愈來愈被其他企業仿效的職場文化。

管理理念與環境責任整合

Patagonia不僅致力於減少製造與供應鏈對地球的傷害,更以自課「地球稅」回饋社會。自我衡量生產造成的生態影響後,用營業額1%做為補償,並資助相關團體。這是一種有勇氣的自我修正,也是一種對世界負責的宣言。

影響與啟發:超越商業框架

Patagonia的制度改革與價值實踐,不僅改變服裝產業現狀,更深遠影響了企業社群。如綠藤等台灣社會企業,從商品設計、人員招募、社會宣傳方式,都是直接模仿Patagonia的文化。安妮塔·羅迪克、賈德·戴蒙、Naomi Klein等國際重量級人物,也將Patagonia視為環境與商業並行的經典案例。

Patagonia透過實際示範,證明企業可以有環境理想,而非只有利益追求;可以給員工自由與參與,也能賺錢並對社會正面。這樣的做法,也使得商學教授將它列為學生必修案例,因為它真實地走出了「企業可以改變世界」的路。

尾聲:企業、環境、員工三位一體的能量結合

綜觀本書,Patagonia透過七種核心策略,以及從產品端、製造端、通路端、市場端、制度端全面革新,建構一套「企業為環境、員工與股東三方負責」的商業模式。這不只是理想,而是可複製、有實證、有收益的永續路徑。

讀完本書,我深深體會到企業不只是營利機構,而是可以成為社會與自然守護者的重要力量。當企業願意把環境付出與員工福祉放在首位,經濟回報反而來得更穩、更長久、更能感染整個社會。

這本書提醒所有創業者與公司經營者:真正的成功,不只是股價高漲或營收成長,而是能否創造出「有靈魂、有使命、有影響力」的組織,讓企業成為解決地球問題的一部分,而不是製造問題的幫凶。

Patagonia,用商業顛覆生態危機;Patagonia,也用生活證明:愛大自然,就是愛自己與我們共同的未來。這正是一場由理想驅動的商業革命,一段由人性照見的永續旅程。

留言

【重點推薦】人生大挑戰

當你對人生有過疑問、對命運感到困惑,或曾在夜深人靜時思考「我到底為什麼會出生?」——那你絕不能錯過這三本書。它們不只是解答人生疑問,更像是一把鑰匙,打開你從未想像過的真相之門。從靈魂的來源、死亡的意義,到神祕的宇宙與外星生命,每一頁都可能顛覆你以往的信念,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啟發。點擊連結,親自驗證這場靈性與智慧的深度對話。

(文字)網站:https://toh.org.tw/

(說書)Youtube人間小路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sober-minded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讀書心得】管理與士氣

【讀書心得】企業初心

【讀書心得】OKR最重要的一堂課